冶金行业自动化 |
作者:admin 来源:黑龙江帕瓦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5-02-05 13:54:47] 点击:次 |
冶金行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1 引言 我国已连续四年景为世界钢材产量的第一大国,同时钢材品种结构调整正在卓有成效地加速进行,冶金自动化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冶金自动化技术,作为自动化在冶金行业的应用技术,其发展轨迹既遵从自动化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也与钢铁产业的发展,包括工艺路线演化、制造装备的更迭、生产流程和组织方式、企业运营模式的改革和进步等密切关联。文中首先先容了国内冶金自动化现状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然后分析了钢铁行业发展对冶金自动化技术的需求,最后给出了冶金自动化技术可能发展趋势。 2 冶金自动化中的三个功能层 2.1 过程控制系统 (1) 计算机控制取代了常规模拟控制 ·按冶金工序划分,计算机控制的采用率分别为高炉100%,转炉95.43%,电炉95.9%,连铸99.42%,轧机99.68%[1]。 (2) 在过程建模和优化方面,计算机配置率有较大幅度进步 · 按冶金工序划分,计算机配置率分别为高炉57.54%,转炉56.39%,电炉58.56%,连铸60.08%,轧机74.5%。 2.2 生产治理控制系统 · 按冶金工序划分,生产治理控制系统计算机配置率分别为高炉5.97%,转炉23.03%,电炉26.12%,连铸20.64%,轧机41.68%[1]。 2.3 企业信息化系统 随着企业治理水平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在冶金企业成为共叫,各企业纷纷开始信息化规划和建设,很多企业已经构造了企业信息网,为企业信息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情况如下: 3 钢铁行业的发展目标及存在的题目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要实现新型产业化的目标,离不开钢铁产业强有力的支持,中国钢铁产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根据中国钢铁产业协会2003年组织的市场调查结果[3],预计2005年国内实际钢材消耗量达到2.5亿吨,2010年达到3.1亿吨,要求国内钢铁产能有较大幅度的进步。目前我国仍有近三分之二的优质钢材需要进口,国内钢铁企业在品种质量方面还需要做艰苦的努力。 (1) 在产能增加方面 首先是资源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例如按目前的消耗水平,现有冶金矿产资源将很难保证本世纪内生产的需求;其次,能源结构不公道,二次能源利用还很不充分,能耗高;第三,推行高效、低耗、优质、污染产生少的绿色清洁生产虽已有了初步成效,但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初始阶段。 (2) 在品种质量方面 首先是淘汰落后工艺装备的任务还未完成,流程的全面优化和工艺装备的进一步优化还受各种条件的制约,大型设备依靠进口,特别是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线等基本全套引进;其次,在新品种开发方面,原创性自主创新未几,产品质量的技术保障体系尚需完善。 4 冶金自动化存在的题目及解决措施 以上题目的解决,终极必须依靠冶金行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增强[4][5][6][7][8], 同时, 对冶金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4.1 冶金自动化存在的题目 (1) 炼铁系统(铁、焦、烧)是高炉-转炉流程降低本钱和进步环境质量的瓶颈,目前现状和国际炼铁发展目标有相当的差距,要向渣量150~300kg/t、焦比240~300 kg/t、喷煤250~300 kg/t、风温1250~1300。C、寿命大于20年的21世纪国际先进目标努力。 (2) 炼钢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工序,对降低生产本钱,进步产品质量,扩大产品范围,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国内尽大多数钢铁厂(转炉或电炉)均采用人工经验控制炼钢终点,效率低,稳定性差,无法满足洁净钢或高品质钢生产的质量要求。 (3) 轧钢技术 4.2 对冶金自动化技术的需求对自动化技术的需求主要有: 4.3 主要的解决措施 (1) 炼铁系统 (2) 炼钢系统 (3) 轧钢技术 4.4 现代化钢铁厂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钢铁厂,无论是以高炉-转炉为代表的联合企业还是以废钢为原料的电炉短流程钢厂,都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以产品为目标,以生产物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为纽带,将几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单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高效化生产线。由于钢铁企业生产效率高,物资、能源消耗、运输、供给与销售量大,使企业与外部市场、社会和环境建立起错综复杂的联系。计算机控制的发展趋势: (1) 钢铁生产过程日趋连续化 (2) 产品专业化、生产集成化新型钢铁厂 (3) 产品质量是钢铁企业的生命线 5 冶金行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冶金自动化技术在自动化技术的推动和冶金行业技术需求的拉动双重机制作用下,必将取得更大进展[2][9][10][11]。 5.1 过程控制系统 冶金流程在线连续检测和监控系统。采用新型传感器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丈量技术、数据融合和数据处理技术、冶金环境下可靠性技术,以关键工艺参数闭环控制、物流跟踪、能源平衡控制、环境排放实时控制和产品质量全面过程控制为目标,实现冶金流程在线检测和监控系统,包括铁水、钢水及熔渣成分和温度检测和预告,钢水纯净度检测和预告,钢坯和钢材温度、尺寸、组织、缺陷等参数检测和判定,全线废气和烟尘的监测等。 5.2 生产治理控制系统 冶金流程的全息集成。实现铁-钢-轧横向数据集成和相互传递,实现治理-计划-生产-控制纵向信息集成,同时,整合生产实时数据和关系数据库为数据仓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提供生产治理控制的决策支持。 计算机全流程模拟,实现以科学为基础的设计和制造。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力学技术,基于各种冶金模型,进行流程离线仿真和在线集成模拟,以实现生产组织优化、生产流程优化、新生产流程设计和新产品开发优化。 提升钢铁生产制造智能。在生产组织治理方面,基于事例推理、专家知识的生产计划与运筹学中网络规则技术,提供快速调整作业计划的手段和能力,以进步生产组织的柔性和灵敏化程度;根据各工序参数,自动计算各工序的生产顺序计划及各工序的生产时间和等待时间,实现计划的全线跟踪和控制,并能根据现场要求和专家知识,进行灵活的调整;异常情况下的重组调度技术以及在多种工艺路线情况下,人机协同动态生产调度。在质量治理方面,基于数据挖掘、统计计算与神经网络分析技术,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预告、跟踪和分析;根据生产过程数据和实际数据,判定在生产中发生的品质异常。在设备治理方面,采用生产设备的故障诊断与预告技术,建立设备故障、寿命预告模型,实现猜测维护。在本钱控制方面,采用数据挖掘与预告技术,建立动态本钱模型猜测生产本钱;利用动态跟踪控制技术,优化原材料的配比、能源介质的供给、产线定修制度、生产的调度治理,动态核算本钱,以降低生产本钱。 5.3 企业信息化系统 企业信息集成到行业信息集成。信息化的目的之一是实现信息共享,在有效竞争条件下趋利避害,在企业信息化编码体系标准化、企业异构数据/信息集成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协作制造企业信息集成,全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直至全球行业信息网络建设及宏观调控信息系统。 管控一体化,实现实时性能治理(Re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协调供产销流程,实现从订货合同到生产计划、制造作业指令、到产品进库出厂发运的信息化。生产与销售连成一个整体,计划调度和生产控制有机衔接;质量设计进进制造,质量控制跟踪全程,完善PDCA质量循环体系;本钱治理在线覆盖生产流程,资金控制实时贯串企业全部业务活动,通过预算、预警、猜测等手段,达到事前和事中的控制。 知识治理和贸易智能。利用企业信息化积累的海量数据和信息,按照各种不同类型的决策主题分别构造数据仓库,通过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实现有关市场、本钱、质量等方面数据-信息-知识的递阶演化,并将企业常年治理经验和集体聪明形式化、知识化,为企业持续发展和生产、技术、经营治理各方面创新奠定坚实的核心知识和规律性的熟悉基础。 6 结束语 我国冶金自动化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钢铁产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钢铁产业在数目和质量方面的发展为冶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即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冶金企业花巨资大量引进的国外软硬件产品、先进技术和自动化系统,我国冶金自动化工作者任重道远。 冶金自动化技术发展,应紧密关注冶金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和企业需求,在保障功能的条件下注重提升性能,加强过程工艺、工装设备、企业治理、生产组织、自动化等多专业的产学研联合攻关,以进步冶金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为主要目标,制定科学、公道的研究开发计划,走消化吸收、自主开发相结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相结合的技术路线,不断推出新的冶金自动化技术成果,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合自动化软件和硬件产品,全面进步我国冶金产业经济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促进我国冶金自动化软硬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